認識TI:透明國際
——簡介這個國際反腐敗組織
TI是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的簡稱,也就是今天要介紹的國際透明組織,這是一個非政府、非盈利、國際性的民間組織。黨中央持續強調,廉潔自律人心所向,反腐倡廉任重道遠;中紀委仍然指出,反腐倡廉是永恒的時代主題。紫金礦業集團全球化的快速推進,認識一下這個國際反腐敗組織,也是不無裨益。
“透明國際”于1993年由德國人彼得·艾根創辦,總部設在柏林。以推動全球反腐敗運動為己任,已成為對腐敗問題研究得最權威、最全面和最準確的國際組織,已在包括中國在內的90多個國家成立了分會(支部)。
成立以來所做的主要工作有:主持或參與國際性或地區性反腐敗會議,推動該組織各國支部成立;出版大量有關反腐敗的出版物,定期出版《透明國際通訊》等刊物;建立自己的網站,發布有關反腐敗的信息;1995年開始,每年發布一期“腐敗排行榜”,在全世界產生了較大影響。
“透明國際”作為一個NGO組織,在國際上政治和社會生活中的影響很大。其在全球反腐敗斗爭中,在國際社會價值觀念體系中確立透明與監督概念,提高國際社會對腐敗及其危害的意識,倡導有關政府進行政策改革,促進落實國際多邊公約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贏得了很多國家和社會組織的贊許。
全球領域,“透明國際”致力于提高國際社會對于腐敗及其危害之意識,倡導政策改革,促進落實國際多邊公約,督促政府、企業及銀行落實其反腐承諾。在國家層面,“透明國際”致力于加強監督、提高透明度,評定各種部門和機構的表現,以非黨派的超然立場促進必要改革。
腐敗是對全球的挑戰,幾乎沒有國家能夠幸免。在采辦產品與服務的公共部門中,賄賂與敲詐總是滋生蔓延。TI提出的概念與設想,其核心是在所有的項目投標者與采辦機構之間訂立契約,這種契約使政府采辦機構采取適當措施保護競標過程,使之實行透明程序,從而使參加競標的公司無從賄賂。當然,這種契約的后盾是嚴厲的制裁。 TI認為反腐運動必須是全球性的,應該跨越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體系。
“腐敗排行榜”以CPI(清廉指數)和BPI(行賄指數)構成的腐敗指數來進行評估排名,我國1995年初始以來的得分均處于墊底或尾端,基本上就是腐敗透頂。該組織一度被認為是“敵對組織”,也無法從公開渠道查詢相關數據,所以說,我們所處的社會現狀是“清廉指數羞于掛齒,腐敗排名遙遙領先 ”。但是形勢比人強,2003年底,外交部副部長張業遂代表中國政府在《聯合國反腐敗公約》上簽字,2005年10月,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以全票通過決定,批準加入《聯合國反腐敗公約》。
透明國際最大成就在于把貪污問題提上國際議程。國際組織例如世界銀行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現已視貪污為經濟發展的一大障礙;貪污議題在1990年代以前并沒有得到廣泛討論。在聯合國反腐敗公約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反賄賂公約制定和采納過程中,透明國際有著不可或缺的角色。這個《聯合國反腐敗公約》就是由TI著力組織和促成,下次有機會再另作專門的介紹。